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4日)召开发布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里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公报显示:
在我国陆地国土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方面,低海拔和中海拔区域占国土面积的76.77%,25°坡度以下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22%,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62%、9.34%、20.39%、43.65%。
在9类种植土地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方面,总面积为159.91万平方千米,其中,水田30.39万平方千米,旱地109.52万平方千米。
在10类林草覆盖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方面,总面积为596.78万平方千米,其中,乔木林183.47万平方千米,灌木林90.54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地272.89万平方千米。
在我国水域覆盖的构成及空间分布方面。其中,单条长度500米以上的河流总长度为655.16万千米,单个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总面积9.62万平方千米,单个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库3.68万平方千米,冰川与常年积雪4.77万平方千米。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 白贵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建国以来中国高速发展30多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地表上这些地物覆盖的变化非常大,由于过去这个技术条件的原因和经济实力的原因一直没有做。
普查公报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采用覆盖全国的优于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对除港澳台地区外的,我国全部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摸底。
全方位反映全国地表要素构成
这次普查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如实的反映了我国地表所有要素的客观情况。除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外,普查也对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等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摸底。
公报显示:
在我国铁路与道路的路面面积、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方面,铁路与道路的路面面积5.92万平方千米,全国铁路路网总长度11.65万千米,宽度大于5米的乡级以上(含乡级)公路205.01万千米。
此外,此次普查还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为15.31万平方千米。
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国资源环境和国情国力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 白贵霞:各个部门对它来讲用途非常大,这一次普查是把地表上135个类别全部普查清楚.这些类别内部都有内在的关系,比如说道路旁边可能是有建筑,建筑后边可能有水,那么这一些相互关系把它摸清楚了之后,将为各个部门今后在搞普查、调查提供一个公共基底。
同时,普查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选择不同的专题和方向开展了100多项地理国情监测试点。
目前,已在多规合一、精准扶贫、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等重点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 白贵霞:各种规划以这个作为基本底图往上叠加,把矛盾尽量想办法(提前)消除.使得各部门所制定的这种管理的措施和制定的规划相协调一致。
下一步,普查工作将积极做好普查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工作,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普查数据服务民生及国家重大战略
“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是此次以及未来每年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点工作,也为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开展打下基础。那么,都监测什么?又在那些方面进行应用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地图是2007年京津冀地区重点大气颗粒物扬尘地表空间的分布图,地图上土黄色标注的区域就是扬尘地表的位置。而这张地图上则是2015年相同区域的扬尘地表情况。从总体上看呈增加趋势。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 翟亮: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13年、2015年这三期的监测成果发现,扬尘地表一直在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比如说从2013年到2015年我们的扬尘地表污染源增加了208平方公里。
在近些年污染型企业数量方面,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京津冀地区污染企业达到32000余家,相比2007年增加了18000余家,其中北京市为污染企业减少的唯一城市。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 翟亮:从2007到2013,到2015年,特别是从2013年到2015来看,虽然污染型企业有所增加,增加了2500余家,但是这个增长的速度已经大大地减缓。
此外,利用普查数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部门还开展了例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透水地表以及林草覆盖率等100多项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热点领域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深度挖掘和利用数据成果。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