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卓越
创新 求真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029-88350041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题(三)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分享: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路径,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质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将生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目前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生态产品长期存在的“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本文基于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与市场化差异程度,系统梳理生态补偿型、产业开发型、权益交易型、产权流转型及金融赋能型五大模式的运作方式与适用条件,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一、生态补偿型:政府主导的协同保护

生态补偿型是通过向生态保护者或限制发展区域支付费用实现公共生态产品价值,根据实施主体和运作方式的差异可分为纵向生态补偿、横向生态补偿、个人生态补偿、跨界综合补偿四种类型(表1)。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是生态保护补偿模式的核心特征。纵向生态补偿以巴西为代表,建立了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绩效动态分配财政资金,有效提升了地方保护积极性。横向生态补偿则通过区域间协商实现实现生态保护成本共担,中国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开创了横向补偿典范,以水质“对赌”机制确定皖浙两省补偿资金分配比例。个人生态补偿聚焦微观主体权益平衡,我国针对农牧民个体实施草原奖补与公益林补助;欧盟农业环境计划(AES)中对农场主采用环境友好型耕作方式进行补贴。四川成都—阿坝州开展的区域协同开发则是跨界综合补偿代表,成都通过资金支持与技术转移帮助阿坝州发展生态友好产业,阿坝州则保障成都水源安全,实现了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江苏溧阳与安徽郎溪创新“退养还生态”模式,通过一次性补贴加年度租金支持上游青虾养殖退出,同步实施生活垃圾协同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资金补偿+产业协作”的生态共建体系。

生态补偿型通过制度性支付将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该模式适用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公共属性强、难以直接市场化的生态系统服务,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绩效评估体系与稳定的多方协商机制,补偿标准需覆盖保护成本与发展机会成本。

1 生态补偿型的运作方式和适用条件

 

二、产业开发型:生态资源产业化运营

产业开发型是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核心是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增值实现生态资源经济转化,主要包括生态品牌溢价、产业融合发展、特许经营赋能等模式(表2)。生态品牌溢价方面,浙江省丽水市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公用农业品牌“丽水山耕”,通过统一标准、认证和营销,产品溢价率显著提高;欧盟生态标签体系认证超7万种产品,通过消费者绿色偏好形成价格优势,有机食品平均溢价达25%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生态优势拓展价值链,海南省五指山市依托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地质文化村,发展“地质+旅游”产业,实现了生态好、产业好、百姓富相统一;普洱景迈山以古茶林保护为基础,开发茶文旅融合产业,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的转型升级;瑞士将制约发展的山地转化为生态经济资源,发展高端旅游和精密制造,成为全球环境质量最优的国家之一。特许经营赋能通过有限授权激活资源价值,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索九曲竹筏、观光车、漂流等等特许经营项目,实现“保护中发展”;法国国家公园联盟制定差别化特许经营清单,对葡萄酒、奶酪等传统产品授权使用“国家公园产地标志”,形成“保护—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

产业开发型的核心在于构建“优质生态—产业增值—收益反哺”的闭环,该模式适应于生态资源禀赋突出且具备产业化基础的地区,需配套品牌认证、质量追溯与市场推广体系,警惕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退化风险。

2 产业开发型的运作方式和适用条件

 

三、权益交易型:市场驱动的配额交易

权益交易型通过政府设定总量控制目标,将生态容量转化为可交易配额,形成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主要类型包括碳汇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生态总量交易等(表3)。碳汇交易呈现多元化发展,三明市借助国际核证碳减排、福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管控规则和自愿减排市场,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产品交易;山西右玉县完成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采用总量控制与存储机制,允许企业存储或预支碳配额,激励低成本减排水权交易将水资源使用权商品化,江苏省依托国家水权交易所平台,实现高邮湖-邵伯湖水系跨省调剂,破解区域用水不平衡问题;宁夏将农业节水指标流转至工业领域,按相应比例将收益分配给节水工程方、合作社和农户。排污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污染总量,广东省推行排污权“一本账”管理,建立氮氧化物交易市场,企业可通过自主减排形成可交易配额,政府储备指标支持重点项目;美国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则通过非点源污染减排信用交易,有效控制流域污染物总量生态总量交易对生态资源实行总量管控,重庆实施森林覆盖率交易制度,在保障全市森林覆盖率总量的前提下,允许发展需求强烈的区域向上游生态功能区购买指标,实现生态资源跨区调配;美国湿地缓解银行明确湿地“零净损失”目标和开发者补偿义务,通过修复受损湿地生成“湿地信用”出售,实现湿地资源动态平衡;澳大利亚生态银行发放生态积分,开发者购买积分补偿开发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所有者因保护行为获得收益

权益交易型通过市场化配额交易解决生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该模式适用于生态指标可标准化、总量控制目标明确的领域,需建立科学的量化方法学、完善的交易平台与政府监管机制。

3 权益交易型的运作方式和适用条件

 

四、产权流转型:生态资源资产市场化运作

产权流转型指通过明确生态资源的产权归属,以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流转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主要包括用地指标交易、林权市场化流转、修复产权流转三种类型(表4)。用地指标交易优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重庆地票制度将宅基地复垦为生态用地,认证减少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可交易地票,实现生态资源跨区域配置;江苏泗洪“绿票”机制要求企业购地时同步购买“绿票”,用于抵消建设造成的生态损害,并支持杨树林、生态蟹等修复项目。林权市场化流转破解林业经营碎片化,福建省南平市创新构建森林生态银行,对碎片化的森林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转换成连片优质的“资产包”,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具体管理,提高了资源价值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浙江丽水颁发全国首张集体林地地役权证,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权前提下,将使用权让渡给国家公园,林农获得补偿并保留经营权,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修复产权流转将生态修复责任与资源使用权绑定流转,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实现利益回报,厦门五缘湾实施生态修复后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以土地为载体实现生态产品溢价,企业以土地开发收益反哺生态投入;山东省威海市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后续产业建设,把矿坑废墟转变为生态良好的5A级景区,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和资源溢价。

产权流转型的核心是产权明晰化与流转市场化,通过法律界定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建立公开交易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该模式适用于产权相对明晰的森林、土地、水域等生态资源,需防范产权纠纷与投机行为。

4 产权流转型的运作方式和适用条件

 

五、金融赋能型:资本杠杆激活生态价值

金融赋能型是指通过金融工具盘活生态资源存量资本,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注入资本动力,形成产权质押贷款、项目组合融资、生态基金引导、风险分担机制等四类金融工具(表5)。产权质押贷款破解生态资源抵押瓶颈,丽水“林权IC卡”评估森林资源后发放信用证,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黄山市探索VEP收益权质押贷款,将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预期收益纳入融资担保项目组合融资通过多元资金整合提升可行性,广东采用“化零为整”模式,将储备土地与周边集体土地组合开发,财政与市场资本协同投入;广西创新国家储备林PPP模式,政府授权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国储林项目,实施林木生长、林下经济复合收益融资。生态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广东韶关红城林场整合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通过设立专项生态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成功打造综合型森林生态示范园。风险分担机制降低绿色投资风险,多地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为生态项目增信,如江苏“环保担”政策通过省级风险补偿资金池为生态项目提供增信,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三明“福林贷”依托合作社破解林权流转障碍,建立信贷风险共担机制支持林下经济。

金融赋能型的核心在于信用体系与风险管理,适用于生态资源丰富但资本短缺地区,未来需配套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价值评估标准及风险对冲工具,防范市场波动与生态风险。

5 金融赋能型的运作方式和适用条件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琼,陈彬,.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典型模式[J].经济地理,2024, 44(08): 158-169.

[2]谭丽萍,张凤仪.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与运行机理[J].上海国土资源, 2024, 45(02): 16-20.

[3]周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的经济学探析[J].攀登, 2024, 43(03): 110-116.

[4]张林波,虞慧怡,郝超志,.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06): 1407-1416.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673号)[Z].2020-04-23.

[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四批)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3]1720号)[Z].2023-09-01.

[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五批)的通知[Z].2024-12-04.

 

 

 

关于中策
中策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16层

3022459756  zhongce1999@163.com

029-88350041 13709190222

二维码
中策资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0-2024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 zcgis.com zcgi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3004573号 技术支持:方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