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化背景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强调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功能单元,其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提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概念,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一个能够代表生态系统生态损益的指标。探索生态系统价值转化,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案例分析
(一)浙江丽水: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之一,其率先在全国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探索实践,实现了生态与惠民双赢。2018年4月举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丽水的成绩,其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值得推广学习,主要包含:
(1)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明确核算方法。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8年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5024.47亿元,年增长率7.5%。遂昌县大田村完成全国首个村级GEP核算,价值约为1.6亿元。为各级绿水青山明码标价,不仅为“两山”转化提供科学的量化基础,也为盘活生态资源提供依据。
(2)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建立“两山银行”交易平台,负责生态产品的运营管理和市场交易,着力解决碎片化自然资源入市壁垒、“生态占补平衡”问题;成立“两山公司”,鼓励社会机构共同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交易,进行市场化运作。
(3)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融资体系
拓宽“两山金融”支撑体系,首创以“生态贷”为代表的生态价值融资体系。探索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围绕林权打造一整套金融体系,允许林木资产直接参与融投资。以小微贷款解决村民初始资金,互助担保社解决大额贷款担保问题,促进自然资产增值变现。首笔“GEP生态贷”由景宁县大均乡当地的农商行对大均两山生态发展公司发放,授信5亿元,首笔发放50万元。云和县农商银行也以当地雾溪乡生态信用评价为基础,给予授信11亿元,累计发放52笔2461万元。
丽水市林权抵押贷款“三中心一机构”体系
(4)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依托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山区资源等优势条件,全力打造“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的“山”字号品牌,切实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其中,“丽水山耕”成为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市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品牌评估价值达26.6亿元。建立“生态+、品牌+、互联网+”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资源收益转化为品牌价值收益。通过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零售商联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区域农家乐综合体和精品民宿示范品牌,带动产业集聚效应。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处于东北森林带的核心腹地、北方防沙带的前沿阵地,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更是金山银山的财富宝库。其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值得借鉴之处有:
(1)绿色碳库功能生态权益交易价值化
将森林生态系统“绿色碳库”功能以碳封存的方式放到市场上交易,供社会企业购买碳排放权,打造碳汇基地。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发储备的标准林业碳汇项目总面积15.6万公顷,预计总减排量4855.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当前市场价格每吨15元保守估算总价值约7.3亿元。
(2)林地生态产权交易价值化
将森林覆盖率设置为约束性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占补平衡的林票交易制度,以市场竞价方式将林票有偿转让给林地占用方,占用方可购买相应数量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开发经营,供给方通过交易获得的收益,用于造林和生态修复活动。
(3)森林净化水质功能资源产权流转
采用资源产权流转方式,引入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发优质地下矿泉水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内现有饮用水生产企业有北纬48°和阿尔山两个品牌,两个企业通过开发地下水,每年可实现产能34.68万吨,年产值可达33.89亿元。
(三)深圳:GEP“1+3”核算制度体系
深圳作为国内改革的试验田,早在2014年就以盐田区为试点,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首次提出并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完整的GEP核算制度体系。
深圳市GEP核算“1+3”制度体系图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从顶层设计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考核。从基层探索方面,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开拓原生态精品农业、农村电商、全域旅游等,重新塑造生态价值。
(二)深化绿色金融服务
建构GEP核算体系,赋予生态产品显著的附加价值,而核算后的生态价值将具备与实际金融产品同等流通的资格。创新管理服务,将生态产品管理、交易、收储合并服务。多层次风险管控,解决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后顾之忧。
(三)引导多元主体参与
形成“党组织-网格-党员-群众”的体制结构,激发全民参与动力,自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维护中。做好理念宣传,形成道德约束。借助法律手段,确保生态红利共享。
(四)驱动绿色技术创新
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是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产业的粗加工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再到吸引高新技术,不断地结构优化。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依赖绿色发展吸引技术企业,加快“两山”之间的转化。